前不久听说,上海一位五岁男孩的简历火了。在我们还在为自家熊孩子这个年龄可以自己刷牙而兴奋时,这位小盆友已经一年读了500本书了。
你没看错,真的是500本啊!而且竟然还是英文书,看到这个消息,吓得小编赶紧打掉了自家孩子手里的橡皮泥。
但是细思恐极之后,不禁想问一下这位小盆友,你真的快乐吗?
两岁开始唱诗歌,五岁开始背古诗。嗯,这样的操作乍看起来也不过如此嘛!但是接下去这孩子的简历才真是开挂了。
一年阅读英文书500本,四岁半学琴,围棋取得了11级证书,小编现在还只会下五子棋呢。这还没完这位小朋友已经游历了长江三角很多省市,竟然还去了日本和印尼!
真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啊!心灵和身体,总有一个在路上。而且这位小朋友的爸爸毕业于复旦,是典型的“复(旦)二代”,如此家庭背景下,要是真有这样的人生履历,倒也是不奇怪了!
这位小朋友在介绍自己的时候,不仅提到了这些逆天的技能,还描述了自己的性格——善良、自信、聪明、勇敢,简直就是奥特曼啊!
而且这位小朋友每周都会写三篇日记!
什么?这有什么好惊讶的?但是请挺好了,是英文日记!除此之外,还通过实验了解浮力、密度、重力、热胀冷缩......
五岁的孩子放学后应该做什么?小编记得自己小的时候,基本放下书包就找不到人了,可是在这位小朋友身上,是不存在的!
每天放学后爸爸给他安排的时间都精——确——到——分钟。而且每天父母还会给他,两个半小时的有效陪伴。听清楚,是有效陪伴,你陪在孩子旁边玩手机可是不能算的!
怎么样?看完这样的一份简历,是不是有种时不我待的感觉?不过也有网友比较冷静分析了一下:认为这位小朋友学的东西,其实大部分孩子也都在学,游历的地方也没出过亚洲,500本英文书,估计也都是绘本,至于围棋达到11级,据说也是很容易的事情。
但是正因为这种“普通”,却不禁更让人担忧,当我们把孩子越来越培养成“清单式儿童”时,当我们把本应该充满生机的童年,人为切割成分秒的区间时,这样的童年还是童年吗?这样的孩子,他们会快乐吗?
现在打开朋友圈,除了微商,满屏都是在贩卖焦虑。谁的孩子几岁就能干什么?谁的孩子多大就已经怎样。
孩子一生要读的五十本书,一生要去的50个地方,好像不去读这些书,去这些地方一个人的人生就是残缺的一样。
这样的信息周而复始,不断暗示,让我们这些身为凡夫俗子的家长,变得焦躁不安起来,那份人生本应有的从容与淡定,就这样消磨殆尽。
网络和自媒体时代,让从前的“别人家的孩子”,不再仅仅局限于你的对门或者邻居,而可能是任何一个地方的,任何一个孩子。
在这种情形下,父母的脆弱敏感的神经被肆意撩拨,开始用各种方式去操控孩子,他们开始填满孩子的时间,与其说是爱孩子,倒不如说是为了填充自己内心的焦虑和弥补不能给自己孩子如同别人孩子那样生活的愧疚。
也许有人会说,快乐有个啥用?快乐能帮助你考上大学吗?快乐能帮你找到一份工作吗?
当然不能。可是快乐的童年,却能让孩子有一个健全的性格,而童年健康性格的养成,能让孩子在今后人生路上,不论遇到什么样的挫折,。都能够坚强面对
孩子不是家长的作品,更不是“得分机器”,我们没有这样的体验和环境,当然不能去评判这位五岁儿童目前的状况究竟是好是坏。
但作为更多父母来说,与其让孩子晒出这样的“履历”,倒不如多放手让孩子去体悟人生。人生没有标准答案,所谓父子一场,不就是互相成全吗!
立夏交节时间通常在每年的公历5月5至7日,此时夜空中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历书》有记载:“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