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提倡6月龄的婴儿开始逐步添加辅食,但是仍应母乳喂养至1岁以上。如果母乳的泌乳量不能满足婴儿的成长需要,可以选择较大月份的婴儿配方奶作为补充。但不可以直接以普通鲜奶,蛋白粉哺喂婴儿,因为普通鲜奶、蛋白粉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远高于母乳,会给婴儿造成比较大的肾脏负担。
图片来自:unsplash
一、添加副食方法和原则
全母乳喂养大约六个月时添加辅食,人工喂养或是混合喂养,可以早于六个月。添加副食是从流质食物向半流质食物过渡。7--9月龄时可以从泥糊状食物逐渐过渡到可咀嚼的半固体食物;10--12月龄时,大多数婴儿在每天保证在700~800毫升奶量的基础上逐渐转为以进食固体食物为主的膳食。
先添加的是蛋黄,将煮熟的蛋黄研磨成粉用开水调和在两次喂奶中间给宝宝吃,开始每天喂一只蛋黄的1/8,如无不良反应则加到1/3—1/2个,渐渐吃到一个,也可直接调入米粉, 7、8个月时可吃蒸蛋(包括蛋清)了,但6个月内婴儿不宜喂蛋清。米粉的添加方法:6个月每日添加一顿辅食就够了,6个月后可以在傍晚6点左右再加一顿米粉或粥,随着孩子肠胃功能的健全,在添加米粉的同时还可增加鱼泥、猪肝泥、动物血以及瘦肉糜等。
一岁以上的宝宝添加辅食要注意,不要太油腻、太咸、太甜。由稀到稠,如先喝米汤,待宝宝适应后改为稀粥。从细到粗,由菜水到菜泥再到碎菜。循序渐进,从软到稍硬,从少到多,从单一到多样,待宝宝习惯一种后再加另一种。
二、辅食添加时间安排
先从晚餐开始,先加辅食后喂奶,按上述原则进行,根据孩子情况,一般1个月后晚餐可完全由辅食代替。6—7个月,晚餐逐渐由辅食代替同时,再从中餐开始逐渐添加辅食,到第九个月,中餐、晚餐均可由普通食物代替母奶和牛奶,早餐也可增加辅食,减少喂奶次数,可由每日5次改为3次喂奶,即早晨5—6点,晚上9—10点,中午1—2点各一次即可。一周岁可基本过渡到以粮食、豆类、肉蛋、蔬菜水果为主的混合饮食。
三、成品辅食不能吃?
很多家长因没时间、有心无力或者“手残”,不能给宝宝自制辅食。而选择成品辅食呢,又怕营养不够、不健康、不知道选哪个……但其实,如果从正规渠道购买,而且配料、成分安全、清晰明确,宝宝也不会对这些配料产生不良反应,那么在旅游或外出不便时,选择罐装食品可能相对更加安全和方便。
而且,种类多样的成品辅食还能大大丰富孩子的食谱,帮助孩子开拓早期味觉体验,预防孩子挑食。从这个角度来讲,如果家长不方便获取新鲜食材,时间、精力不足,或者不擅烹饪的话,成品辅食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此外,节省下来的时间,家长可以给孩子更高质量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