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童装品牌网

七夕佳节:听节日起源而感受到爱~~~

资讯 > 童装

2018-08-17 13:51:00

七夕由来:兰夜:农历七月古称“兰月”,又称“兰夜”。双七:此日月、日皆为七,也称重七。香日:俗传七夕牛女相会,织女要梳妆。星期:牛郎织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别,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称这一日为星期。

风俗习惯

穿针乞巧:穿针乞巧是早前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

女节:七夕节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赛巧等为主要节俗活动,故称女节,亦称女儿节。

拜七娘妈

闽南和台湾的七夕节又是“七娘妈”的诞辰日。民间十分盛行崇拜七娘妈这一被奉为保护孩子平安和健康的偶像。

据闽南籍台湾学者林再复的《闽南人》一书考证,闽南人过去越峡跨洋到台湾或异国他邦经商、谋生,大都多年未能归,妇女们只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有了希望才有生活下去的勇气。所以,七夕这一相思传情的节日又演变成对保护孩子的“七娘妈”神的祈祷。

每年这天,人们三五成群到七娘妈庙供奉花果、脂粉、牲礼等。这天,台湾民间还流行一种“成人礼”,即孩子长到满15岁时。父母领着他带着供品到七娘妈庙酬谢,答谢“七娘妈”保护孩子度过了幼年、童年和少年时代。

歌谣:巧芽芽,生的怪。盆盆生,手中盖。七月七日摘下来,姐姐妹妹照影来。又像花,又像菜,看谁心灵手儿快。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