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2018-05-30 11:22:11记得我刚开始学车时,特别喜欢在速度还没提起来时就提前加档。有时候,速度还是20码,我就加到了4档,结果就是车子剧烈抖动,很容易就会熄火。
后来,教练教我,一定要先提到相应的时速,让车子的动力足了,再踩离合,换挡,加油门。这样,车子才会很平顺地衔接上,然后继续往前开。
其实,人的成长就跟开车是一样的道理。刚起步时,你用1档前行,几乎不可能用5档把车开走。有点进步了,再用2档、3档匀速前进。就如到了青年时,你读了书,有了知识,毕了业,才可以去参加工作。但也不可能一开始就飞黄腾达,立刻功成名就。
等你足够成熟了,此时再换4档、5档加速前行。就如人到中年,往往能扛得起事了、担得起责了,有了一定的功力,才可以攀上人生的高峰。
人生的每个阶段,其实都没有捷径。想要成长,都需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去体验、去经历,并且在过程中慢慢收获经验和阅历。
我曾看过一个故事。一位母亲,千里迢迢,跋山涉水,几经周折,才带着自己8岁的儿子,找到了一位名作家的住处。这位母亲向作家求情,让他教自己的儿子写出惊世骇俗的好文章,然后让儿子在短时间内一举成名。
作家实在很无奈,于是就把秘诀写在一张纸条上,装进信封里,让她带着孩子回家后才能看。
结果,等这位母亲回到家,急忙打开看时,发现上面只写了三个字:先认字。
这不奇怪。所有人要想成功,都必须打好基础。想要写出好文章,同样只有基础打好了,才可能会有流畅的文笔、清晰的思路、巧妙的布局。在这个过程中,你应该读的书、应该做的练习、应该有的试错和尝试,一样都不可少。
小时候,我也常常问大人,什么时候自己才可以像他们一样,不用读书、不用写作业,想玩儿多久就玩儿多久。
那时,大人们总告诉我,你的路还长着呢。于是,我等啊等,盼啊盼,读了小学,入了中学,到了高中,进了大学,然后真正长成一名大人时才发现,原来成长的路上,真的没有少摔一个跟斗、少考一次试、少读一年书。
天下的万事万物,都有它的规律,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什么阶段就做什么阶段的事。该你养精蓄锐时,不要着急出人头地;该你刻苦努力时,也别企图一鸣;该你磨砺心智时,也不能妄求突然开悟。
你的基础打得越牢靠,你的过程走得越完整,你的努力坚持得越长久,你的成长才更容易发生质的飞跃。到后,你终会明白,人这一生,很多事都急不来。如果你想有收获,该吃的苦、该流的汗、该受的累,一点一滴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