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2017-10-15 16:23:17这两天看到了让人泪目的一篇文章:原来,小时候经常守在电视前狂追的《我爱我家》,主演们回来了...相同的位置,相同的姿势,一样的微笑......
承载了一代人欢笑的情景喜剧,原来早已不知不觉地走过24年,而中间空着的傅明(文兴宇饰)老大爷,也离开了我们十载。
斯人已去,能人已散,佳作难重现。
现在《我爱我家》的表情包从未断续,一直浮现在各大媒介。那段陪伴我们成长的情景喜剧的回忆,也久久荡漾在脑中...
长情的陪伴,是放学后的肆意追逐。
我还记得小时候放学回家,时间就是打开电视机,各种动画片、搞笑剧准时播放,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就在一旁催促着我快做作业,追着我满屋子跑,甚是直接把插头给拔了。
干脆,直接跑到大院里,和一群小伙伴没有缘由地奔跑,永远不知道累字怎么写?似乎只有不断地流汗,才能忘记:父母还没回家的事实。
我希望世界坏人少一点,爸爸就能多陪我和妈妈多一点。
我的爸爸是一名警察,也是一个工作狂。不是加班就是值班,不是值班就是开会,不是开会就出差。爸爸很少有时间陪我。那天,我和往常一样,打电话问他回家吗?他的回答还是单位里有事要加班,可是我已经三天没见爸爸了,我哭着喊着对爸爸说:“要见你一面都这么难吗?”妈妈也哭了,爸爸也沉默了。
爸爸真的超级忙。上个礼拜,水车模型的材料买好了,可是爸爸又出差抓坏人去。我等啊等啊,转眼又是一个礼拜了,他还是没有回来,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看来水车模型没有戏了,我的心里又失落,又沮丧。唉!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
童年父母陪伴的缺失,到底影响多大?
@猫久久
我儿子幼儿园换了好几家,三天两头就和别的小朋友打架,好不容易熬到了上小学,以为送去寄宿学校会很好多,谁知道,他不爱听老师的话,很叛逆,无奈,学校换了又换。本来我们就不是富裕人家,省吃俭用把的给孩子。直到现在我才明白,孩子需要的不是的教育,也不是的生活条件,而是的陪伴。
@小青
邻居家阿姨的儿子从3岁起就与父母聚少离多,现在10多岁的人,就已经表现出典型的对抗型人格:焦虑、反叛、不合群、冷漠、狂躁、无法遵从集体生活规则,缺乏安全感,之所以这样,是由于从幼儿时期就缺乏父母的陪伴。
@匿名用户
13岁之前没有跟父母单独生活过,问题当然很多但主要面都被自己匡正,自我教育成了一个孝顺懂事的孩子:永远把问题藏在心里,不会主动提要求,想要的东西从来不会说,从不主动提小时候,从不会当面责怪他们或倾诉自己当年的艰辛困境,永远报喜不报忧。家里有事会尽力帮忙而不计较,委屈困难只会一个人承受。对感情很依赖,感情的稳定胜过一切,幸好遇到一个靠谱的男人并一直在一起,三十岁了,但依然无法当面叫出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我只能目送你们的背影离开。
如今年轻一代生的起却养不起。他们还没做好思想准备就迎接新的生命,生下宝宝之后却又找各种借口把孩子扔给父母抚养,说自己没时间带、不会带。但实际上,扔下孩子后的他们并不是努力工作而是各种潇洒。
这样的父母,对子女、对他们的父母极其不负责任!造成的后果也是不可比拟的,比如:孩子以后发生什么事,只跟爷爷奶奶说。两代观念的差距,爷爷奶奶只知道宠孩子。长大后甚至只跟爷爷奶奶亲,疏远自己的父母。难道,真的想让他们帮你养孩子养到干不动吗?
父母的陪伴,是任何人都无法代替。
我有一个代购姐姐,她工作和生活真的好拼。怀二胎的时候,她依旧亲力亲为照顾女儿的起居。丈夫外出上班,自己就在家里打包发货,闲下来就带着女儿去菜市场、逛公园,懂事的女儿还会帮妈妈搬货、寄快递,调皮的时候也等她吵闹过后耐心沟通。女儿一天天长大,也一天天懂事。
但其实这些都不是与生俱来。平时周末,一家三口会逛公园、夹娃娃、打游戏机,时不时会在家里DIY做蛋糕,遇到重要的节日也会准备小礼物,仪式感地度过每一个小日子。
虽然她怀孕后总丢三落四,炒菜时把醋当成酱油炒黄了,但她在顺产二胎的时候,竟然还在辛劳地转发代购、谈生意!之前我们就调侃她生娃都不忘工作,现在的她竟然真的做到了!而且,姐姐并没有嫌弃妹妹的降临,还很贴心的照顾她,分担妈妈的工作,看着都很窝心。
另外一个大学同学,生了娃之后也是样样事亲力亲为,即便每天她只睡几个小时,即便老家的婆婆叫她回家,声称愿意帮忙带孩子,她也不愿意回去。她深知,隔代抚养会对孩子造成深刻的影响,同时会影响直接血缘的亲子关系。
我不能陪伴你到终老,但起码能带你认识这世间的美好。
台湾作家龙应台,曾有一段描述击中了无数人的泪点:“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的目送他渐行渐逝,你站在路的这一端,看着他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然后,他用背影默默的告诉你:‘不必追。’”
即便再忙,都一定要陪伴孩子的成长。
不需要每晚丰盛的晚餐,只需要睡前聆听孩子一天的所见所闻。不需要花费你太多玩手机的时间,只要陪伴孩子看完完完整整的动画片,大家一起笑。也不需要你提供多么高奢、高质的生活、教育条件,只需要你接纳他从幼儿园带回来的小红花,和从老师手里拿来的午休聊天批评。
张文亮一首《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点缀了整个亲子成长岁月。在将来的岁月中,我仍旧要和我的“小蜗牛”一起闻着花香、感受微风、听鸟叫虫鸣、看满天星斗……这段有趣的时光,一定是孩子日记本中津津乐道的美事,也是我们做父母这辈子里,难以舍弃的回忆。